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 (一)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 教育观念的创新,直接决定着未来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的有效进行程度。只有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才能真正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只有观念的不断创新,才能应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才不会表现出主动性以及实效性的欠缺。传统的“强制性灌输”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 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的创新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主战场,其教学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其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透彻分析当前社会问题以及提升自身的精神与道德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其还是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舞台。 (三) 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根据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格和优良品质,培养大学生的自尊、自强、自律、自爱,增强大学生挑战困难、承受失败、经受挫折的能力。要针对大学生自身特点制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在高校的各学院、各班级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定期举行有针对性的大型心理健康讲座,以便各高校之间相互交流经验,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我国大学生健康成长。 (四) 加强法制和道德教育 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以及职业道德的教育,指导大学生自觉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团结友善、明礼诚信、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始终坚持知行合一,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相互融合。 (五) 优化网络环境,实现社会协调合作 高校要限制大学生上网的时间和对高校网络进行监督,以及严格要求高校里面的机房和周边的网吧对其进行有效监控。法律部门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实现并且强化依法治网,对网络上的不法行为进行有力的制裁。需要社会各界提供技术、监管平台,从而有效监控屏蔽网上有害信息和不良网站的传播。学生在家里也需要家长的教育和监督,如控制游戏时间。优化网络环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共同合作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刘帅.3G背景下手机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现状与对策[J]. 学理论. 2012(07) [2] 曾汉君.和谐社会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构建[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1(07) [3] 周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新局面[J]. 高校理论战线. 2006(04) [4] 阮玮娜.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 价值工程. 2011(16) [5] 赵旭阳,柴江,李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1(01) [6] L. R. Angell. The relationship of Impulsiveness, Personal Efficacy, and Academic Motivation to College Cheating.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2006 [7]Tamera B Murdock, Eric M. Anderman. Motivational perspectives on Student Cheating: Toward an Integrated Modelof A endemic Dishonesty. Educational Psychologies.2006 [8] Elliott’s Lev, CarterC. Rakovski. Aeademie Dishonesty: A Zero Tolerance professor and Student Registration Choices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 2006 [9] The Aeademic Integrity Assessment Guide...http://www.academicintegrity./asscess Guide.asp. 收稿日期:2014-04-22 |